来源:http://www.bicchina.com.cn
截至2015年,合肥建筑产业化项目已开工和计划开工面积累计达300万平方米。今年将完成120万平方米以上产业化项目建设任务。到“十三五”末,力争培育10家国内领先的建筑产业集团。
昨天上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5次会议召开,市房产局局长汪菊喜作了关于全市建筑产业化工作推进情况的报告。
二环内项目具备条件的优先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
《合肥市建筑产业化千亿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已通过专家论证。 根据规划,力争2017年,新开工面积150万平方米以上,预制装配率达到55%以上;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全市得到较大规模应用,预制装配率达到60%以上,培育一批国内领先的建筑产业化集团,建成全国建筑部品区域性集聚地,形成以优势企业为核心、产业链完善的产业集群。 汪菊喜介绍,为发展建筑产业化,合肥还打造专项政策,出台《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明确要求,在合肥市二环内等重点区域具备装配式建筑技术应用条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优先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建设。 并且,在每年经营性土地出让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用地,并逐年增加装配式建筑项目土地出让规模。
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是一大难题
需要注意的是,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级层面,有关建筑产业化的施工、检测、验收等技术标准和定额体系还很不完善,尤其灌浆连接和检测等关键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成熟,科技支撑能力不够。 “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建筑产业化是当前推进建筑产业化工作的一大难题。” 汪菊喜告诉记者。 建筑产业化应用方面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并没有多少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传统的监管手段已不适应这种新型生产方式的要求。 “装配施工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也成为制约产业化发展的一大瓶颈。”汪菊喜介绍,我市建筑产业化现有生产能力700万平方米,实际年装配式施工面积不到200万平方米,其根本原因就是现场施工装配能力严重不足。 此外,现有建筑产业化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实力不强、经验不足,还未形成充分竞争,市场发育还不是十分成熟,还未形成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
今年将完成120万平方米项目建设任务
汪菊喜介绍,接下来,合肥将进一步落实和细化《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尽快颁布《合肥市建筑产业化千亿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并深入推进。 对现有结构体系进行全面评估,建立建筑产业化科研平台,调动科研院校、企业的积极性,加大政府投入,突破关键技术,提供科技支撑。 同时,重点围绕建筑产业化上下游产业链继续加大招商力度,引进国内建筑产业化龙头企业。 配套引进相关部品构件项目,建立从住宅设计到施工建造以及相关配套部品的产业体系,使产业化基地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住宅工业化技术与产品体系,到“十三五”末,力争培育10家国内领先的建筑产业集团。 据悉,截至2015年,我市建筑产业化项目已开工和计划开工面积累计达300万平方米。今年将完成120万平方米以上产业化项目建设任务。